志愿军暂编第八团:湖南新兵过鸭绿江后遇美机空袭损失百余人

汤言策-Qiaostw1
2025-08-08
本帖最后由 汤言策-Qiaostw1 于 2025-8-8 08:46 编辑

志愿军补充兵制度是个研究盲点。汤老师研究美军G2报告发现砥平里战役的359团在1951年2月14日当天一次性补充新兵1000人(俘虏口供)。

今天又偶然发现志愿军暂编第八团的老兵口述,对志愿军补充兵制度的特点又有了一定的认识。1951年6月该团在湖南岳阳编成,训练三个月后赴朝整体编入47军。该团在向三八线开拔的路上就因美军空袭损失了至少一百多人。大量该团临湘籍老兵都提到了接近三八线时遭受美军轰炸的人员损失。

首先我得强调一下,这本《临湘文史》中志愿军老兵口述错误很多,比如回忆文章第1篇的老兵是个侦察英雄,自述1950年入朝,部队番号居然是16军。。可该军52年才入朝作战。
640.jpg
记录老兵满嘴跑火车的都是该县二十多岁的学生和年轻人,一点勘误能力都没,任由老人家们天马行空自由发挥。。

还有老兵回忆:战友高兴时哼起了1956年才写成的“一条大河波浪宽”。
640 (1).jpg
但也不光是老兵的错,估计是由于湖南口音的问题,老兵说的是“骑1师”,记录者听成了美军“七十一师”。
640 (2).jpg
总之翻阅国内中文抗美援朝资料,感觉就是在一坨翔里翻苞米粒。。

但你别说,这本“翔”书里还真让我刨出了干货:志愿军的补充部队暂编第八团。

《临湘文史》第6辑收录了几十个临湘籍的志愿军补充兵口述,其中很多人属于新兵暂编第八团,该团在湖南岳阳编成,1951年9月从湖南开赴安东后渡江参战,10月补充进志愿军47军。此时47军正在与美骑1师在临津江沿岸恶战,损失不小。这批来自湖南岳阳的补充兵正好填补47军损失。

新兵八团在开赴前线途中遭遇美军空袭,死亡几十人至上百人不等。遭遇空袭损失并不是孤立回忆,该团多数老兵都提到了空袭造成的困难和不小的人员损失。

该团老兵郑竹生回忆(该老兵描述较为可观、语言清晰、可信度较高):

为避免空袭,减少伤亡,部队只能白天休息,晚上行军,按上级指示,我们每日行程必须保证在70里以上,而我们除了棉衣、大头鞋和行李外,还带有一支汉阳造步枪、400 发子弹、四颗手榴弹、水壶、军镐、军铲等战备物资,另外每人还要带十来斤干菜干粮,人均负重达六七十斤。我个子较高,在四营十五连机枪班,扛着一挺加拿大机关枪,重24斤。在这种情况下,每夜要黑灯瞎火地摸七八十里路,就是铁打的汉子也会躺下,行军不到两天,天气骤然变冷,下起了大雪,给我们带来不少麻烦,泥滑水烂,步履艰难不说,更重要的是辨不清方向,找不到道路,野餐、宿营都叫人坐卧不得,更令人头痛的是,白雪皑皑、敌人在万米以上高空也能发现我们,很容易暴露目标造成被动挨打。
。。。
然而敌人的飞机就象一群嗅觉灵敏的饿鹰,早已窥视着我们的动向,就在我们踏上朝鲜土地的第一天便咬上了,并穷追不舍,实施空中封锁,企图在我部到达前线之前一举歼灭。我们几乎每晚行军都遭到敌机骚扰,好在沿路都有防空部队为我们作掩护,敌机慑于炮火的威力,不敢低飞俯冲,只在高空盘旋轰炸,前面飞机用照明弹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后面的飞机紧接着抛下一仓炸弹,每次都有几位战友牺牲或挂彩。为保证行军速度,伤亡战士只能留给后方收容部队。行军一周后,部队到达顺川里,敌入侦察到我部要通过前面的必经之路后,便在这片开阔地上设计了罪恶的阴谋,布下了“死亡地带"。当晚,当尖兵二连跑步通过时,10多架敌机突然出现,瞬间照明弹、重磅炸弹铺天盖地,机关枪、高炮响成一片,顿时土石飞扬,硝烟弥漫,枪和炮声震耳欲聋。全团战士一齐举枪射击,但敌机速度快,没能将这些空中强盗揍下来,咬牙切齿地望着它们消失在茫茫黑夜。待我们冲上阵地救援时,只剩下几个受伤的同志柱着枪下来,全连160 多人壮烈牺牲。我们噙着热泪,掩埋了烈士的遗体,然后绕道行进。就这样,我们吃干粮,啃雪团,披星戴月,露宿风餐,翻越丛山峻岭,突玻敌人重重封锁,向着目的地艰难前进。

640 (3).jpg
12月初,由于守军四十七军伤亡很重,需要休整。我们暂编八团奉命随四十七军后撤200余里,阵地由三十九军接防。我们这支主要由湘北籍战士组成的新兵团有1600余人,在整编中全部补充到四十七军四一O师(汤:应为140师),我与张荣生、刘修期、商松茂、曾宪章(牺牲)、何本志、刘庆荣、黄贵文等70多名临湘籍战士被分配在四一O团三营八连。八连有三个步兵排,一个炮排和一个管理(后勤)排,共250人。

该团老兵张典文回忆:

。。。第五天,我们跨过鸭绿江,踏上了朝鲜的土地。刚开始,我们拼命赶路,每天少则70多里,多则100多里。渴了,吃几口雪;饿了啃几口炒面。到平壤后,形势变得严峻起来,当时敌人正在实施截断我交通线的“绞杀战”,拼命轰炸我铁路线和桥梁,为了安全,我们白天休息,夜里行军。这样过了 7天,没有出什么事情,到第8天夜里,部队正在过桥,几架轰炸机突然出现,投弹轰炸,炸弹没炸到桥,却有三颗炸弹扔到了五、六连队伍中,一下子炸死炸伤100多人,有的战友被炸得粉身碎骨,情状极惨。当时我连的兰指导员臀部都被弹片削掉了半边,血流如注,他还在拼命地喊“快过桥,同志们,快过桥!”打这以后,部队行军更加困难,每天都有飞机轰来炸去,有时夜间冷不丁扔下颗照明弹,把大地照得雪亮,部队只好就地分散隐蔽。快到前线时,战争气氛更浓,但我们谁都不害怕。

640 (4).jpg
老兵杨雨亭回忆:

1951年9月17日下午4时半,我们跨上鸭绿江大桥。为防敌机轰炸,一上桥,就跑步前进。连夜行军7个多小时,穿过朝鲜边陲城市新义州,在附近山沟里宿营。因为是头次急行军,腰酸腿痛,疲惫不堪,直睡到第二天下午8点,才起来开饭。 4点半左右又出发了。此后我们每日行军70余里,白天休息,下午4点半开始行军,因为晚上行军比较安全。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遭到了一次空袭。那是行军第七天的夜里,在一个公路大拐弯处,由于人车拥挤,交通堵塞,嘈杂之声淹灭了附近防空信号枪声,敌机发现汽车灯光后,立即进行轰炸。暂八团前卫营的后卫连伤亡40多人,有几辆军车被掀翻到路边的山沟里。为防止敌人追踪轰炸,部队从此改成走小路。山间小路崎岖难行,尤其是雨天爬山越岭时,前面一人摔倒,后面往往跟着倒一片。同时,每个战士都背着行李、弹药、干粮,人均负重在60斤以上,行军又多在夜间,因而非常辛苦,但大家都能相互关心,互相帮助,所以很少有人掉队。经过40多天的艰苦跋涉,终于在10月中旬到达平安南道,顺川郡柳上里。

640 (5).jpg
老兵余以坤回忆:

我们这批新兵被编入暂八团,在桃林和城陵矶训练四个月后,于1951年 9 月从城陵矶乘火车至安东,在安东停留了6 天。这几天部队除了给我们发衣、发粮、发武器外,还进行了军纪教育和军事知识教育。过鸭绿江后,我们就开始了紧张的行军。
。。。
9 月的朝鲜半岛,已经开始下雪了,天气寒冷,一出汗就容易着凉和感冒,这对我们南方兵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有的战士不适应这种环境,一饿一累,一冷一热,很快就病倒了。然而这还不算什么,最危险的要数敌人的空袭。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牺牲,白天我们一般在树林中或在雪地里挖一个坑休息,每天吃两顿没有菜的饭,并且每人每餐只有一小把缸,就是这一小把蒸饭也来之不易,炊事员只能躲在很深很深的洞子里煮饭,,而且要采取各种避烟措施。晚上便是紧张的行军,每晚至少要走八九十里路,有时如果找不到宿营的地方,就要走上一百多里。行军时,不准吸烟、不准讲话、不谁打手电,为了防止掉队,我们之间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和信号联系。尽管志愿军的军纪严明,行军的组织周密,但有时仍免不了被敌机发现,遭到轰炸。有一次我们摸黑行军,还没有走上两里路,就遇上了敌机,敌机投下照明弹后,又一路扔下了无数的炸弹和燃烧弹。走在前头的那个排,一下子就牺牲了30多人。为了尽快赶到前线,我们不得不常常冒着生命危险行军。

640 (6).jpg
湖南省军区暂八团主要补充志愿军47军,这个团新兵的人数根据岳阳市的官网,至少在4000人以上。

(湖南军区暂编第八、九团)1951年6月,为补充抗美援朝的志愿军,由长沙军分区抽调干部组成暂编第八团,驻岳阳县;以第四十一军拨来团的机构组建暂编第九团,驻湘阴。每团辖4营16连,接训新兵4000余名,次年5月撤销。

可见暂八团是个4000多人的大团,但老兵郑竹生回忆开到三八线附近加入47军的该团只有1600多人,还不到训练人数的一半。究竟是由于该团分批开入造成人数过少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已不可考。(如果是空袭和掉队造成减员过半,实在是太恐怖了,这才仅仅是行军减员还未正式参战)
640 (7).jpg 640 (8).jpg 640 (9).jpg
从临湘烈士番号来看,该县1951年4、5、6月参军的烈士基本都集中在47军141师和140师。因此可推断并不存在暂八团这批新兵分配给别的部队的情况。
唯一一点可以肯定的:暂八团在开赴前线的路上至少因空袭伤亡百余人。

如果老兵的回忆都属实、可能这个数字不止一百多人:各个老兵回忆空袭当晚的情形、被炸部队都不尽相同,有的是突破封锁区、有的是过桥。完全有可能暂八团并不只遭遇一次空袭,根据老兵的描述,各连都是拉开很长距离行进的。老兵对其他连队损失不了解并不奇怪。如果郑竹生老兵“1600人”说属实,再结合暂八团的4000人规模,简直细思极恐。

美军空袭志愿军后方在1951年九十月间达到一个高潮:由于美军急于求和,便派美机加大出动频次狂轰滥炸,导致前线兵少粮缺,当月彭德怀甚至给聂总长发去了“在在逼人”的电报,连第五次战役彭都没有如此悲观。

由于联军的空中优势,志愿军在后方行军一点也不安全:24军从元山换防到三八线替下15军的过程中,也被美军空袭,死伤200余人。尹吉先老爷子也曾经描述过,他亲眼目击一个新兵营因白天大意被美军侦察机捉住损失惨重。

志愿军正史将美军飞机对志愿军后方补给线的空袭称为“绞杀战”,暂八团的老兵回忆生动的解释了什么叫“绞杀战”。

BTW:47军与湖南关系颇深,1950年47军湘西剿匪,抗美援朝三湘子弟大量编入47军。特殊历史时期也是47军扛起了湖南“三支两军”的重任,军长黎原(我军少有的参加过淞沪抗战的黄埔生,抗美援朝时是140师师长,麾下至少数千临湘子弟)当了3年湖南革委会主任后由华国锋接替。

参考文献:
《临湘文史》
岳阳市情网:
http://www.yysqw.gov.cn/43332/43334/43509/43515/43640/43645/content_1263294.html


1.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仅作为演示数据,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
2. 盗版,破解有损他人权益和违法作为,请各位站长支持正版!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汤言策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