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夫怒喷《四十军在朝鲜》吐露的惊人事实:志愿军一个团战斗兵力才六七百人 第四次战役志愿军从战斗人数来看,其实已是强弩之末,在砥平里甚至都没什么兵力优势,打的算是很不错了。 徐国夫的回忆里把《四十军在朝鲜》一顿喷,因为书中用“血溅砥平里”这样的字句,他觉得很不可思议:徐认为觉得志愿军兵力这么少,打的算是相当可以。 119师师长徐国夫回忆119师356团、357团和120师359团一共才2300多人,每团六七百人。这么点人攻击6000多人的美23加强团,事后看来成功的可能性确实不太大。但当时志愿军高层认为美军只有一两个营,还要撤,坚持要徐国夫快点打。徐指挥的也很可以,美军被压缩在砥平里方圆才几平方公里的小镇子里,密密麻麻、只要挨几发重炮就可能崩溃。问题是志愿军炮兵42团被美军飞机消灭了。。 130师359团(配属徐国夫119师指挥)的情况要稍好一些,但损失最严重,因为上级冒进,14日天亮后没撤出战斗:三营被美军炮火直接消灭,只剩三四十人。 宋阿毛引用志愿军老兵回忆的数字:三营参战有500多人。359团参战兵力一千大几百是可能的,不然经不起这样的消耗。(宋阿毛对徐国夫的回忆录避重就轻有相当的挖苦) 可见徐国夫对120师的兵力状况也不了解。 但是他的回忆每个团参战兵力六七百人实在是太骇人听闻,可见志愿军后勤之差,第三次战役按理来说规模并不大志愿军损失不大,但是志愿军后勤线路很长、补给困难,很多非战斗减员(冻伤病患掉队)可以想象。 |
1.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仅作为演示数据,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
2. 盗版,破解有损他人权益和违法作为,请各位站长支持正版!
2. 盗版,破解有损他人权益和违法作为,请各位站长支持正版!